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5021次   下载 2649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工作的未来
Christopher Pissarides著,董森、孙妍、翁淑虹编译
作者单位
Christopher Pissarides著,董森、孙妍、翁淑虹编译  
摘要:
新技术的发展总会替代劳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对非技术农业工作以及技术性的生产工作产生了冲击;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对可以由电力完成的非技术工作产生了影响;第三次工业革命减少了由拥有更高技能的人员所做的工作;而第四次工业革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正在取代技术工人的工作。新技术会提高生产率,减少工作时间,增加人类闲暇,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大多数集中在技能分布中间位置的常规性工作被计算机所替代,促使工资不平等上升。但在无法实现自动化的产业部门中,一些新工作被创造出来,人们的工作时间并不必然会降到很低的水平。从推动经济增长的角度看,理应对新技术持欢迎态度。中国政府强调创新的驱动作用,提出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和支持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但其研发投入仍显不足,生产性投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新技术;就业;工作时间;经济增长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
The Future of Work
Abstract:
Key words:  new technology; employment; hours of work; economic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