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政策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中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Impact Evalu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Finance Guarantee Scheme on Compulsory Education Expenditure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provincial panel dat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2006年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是中国政府对农村地区实施的最大规模教育类转移支付。本研究利用“新机制”政策中央政府对各省的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比例的差异,采用比较间断时间序列的回归方法,考察上级政府转移支付是否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产生了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后西部地区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相对于中部地区都发生了显著的增长,但是教育经费在总量上并未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个研究结果一方面说明“新机制”实现了政策设计的初衷,即由教育经费中来源于上级政府拨款的部分取代原有来源于地方政府和家庭支付的部分,从而减轻地方政府和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机制”在实施初期由于力度有限并没有带来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增长。使用高中教育支出和大学教育支出作为结果变量进行安慰剂检验的结果显示,“新机制”并不能被同时期实施的其他教育类转移支付所解释。但是当我们把省级的卫生、农业、科技和文化支出作为解释变量时,发现“新机制”很大程度上挤出了省级的科技支出。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新机制”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为未来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指导建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哈巍 刘叶.“新机制”政策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中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经济评论,2018,3(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8-02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