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农村居民相对贫困:收入视角的实证测度与微观证据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教育对农村居民相对贫困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相对贫困标准下我国农村地区贫困发生率依然较高,达到14.53%,受教育年限越低的农民群体,陷入相对贫困概率越大;教育对低收入群体边际效应明显大于高收入群体。基于收入决定方程Shapley值分解法测算显著变量对农村居民相对贫困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教育是影响农村居民相对贫困的最主要原因,其他变量,包括性别、健康水平、东部地区也对农村居民相对贫困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解决农村居民“脱贫”的过程中,应持续重视教育对阻断农村居民贫困代际的作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永奇,马梦迪.教育与农村居民相对贫困:收入视角的实证测度与微观证据[J].教育经济评论,2020,5(4):56-6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0-12-2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