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与县级财政教育支出——基于河南省县级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估计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县级政府的教育供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教育财政体制应如何调整适应,是当前县级教育财政供给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02-2013年河南省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了2004年和2009年河南省两次“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级政府教育财政支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显著降低了财政支出用于教育的份额。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由于“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财政政策,县级财政对教育的负担一直比较重,“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加大了县级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增加了来自上级的转移支付,但由于省级政府管理幅度过大,县级政府受到的监控弱化。县级政府一旦掌握了财政自主权,更偏好与经济建设相关的基建类公共物品的提供,最终导致县级政府财政中用于教育的比例显著下降。因此,这就要求上级部门逐步转向多元化的绿色GDP考核机制,保障了“省直管县”改革后县级政府对教育的支出,势必会促进“省直管县”改革的效果。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董俊燕,宗晓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与县级财政教育支出——基于河南省县级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估计[J].教育经济评论,2021,6(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3-1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