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高录或高分低录,哪个更(不)好?——对高考录取不匹配的效果估计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利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和录取机制改革对学生与大学匹配模式的影响,以及不同匹配模式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和就业状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基于各省份不同年份的高考招录政策改革,使用双重差分法估计了不同志愿方案对学生和大学匹配的影响,分析发现高考志愿填报与录取机制改革背景下同一高校录取的学生的特征存在差异;高考志愿填报与录取机制改革对学生与学校的匹配度产生不同的影响:相比于顺序志-愿考前报制度,考后估分报和平行志愿改革都显著降低了学生与学校的低匹配(高分低录),并提高了学生与学校的高匹配(低分高录)。进一步使用外生政策改革作为匹配模式的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结果显示学生与学校的低匹配没有显著影响学业表现,而学生与学校高匹配对学业表现有显著负向影响;学生与学校的低匹配或高匹配会通过影响学生进入的学校或专业类型对毕业后的收入产生负向影响。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琼琼,丁延庆,李欣,吴晓刚,叶晓阳.低分高录或高分低录,哪个更(不)好?——对高考录取不匹配的效果估计[J].教育经济评论,2021,6(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6-02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