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时间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兼论“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最优作业量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作业时间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七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天作业时间为2.28小时和2.67小时,远超“双减”政策有关初中生作业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的规定。作业时间在不同性别、年级、地区的学生组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作业时间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呈倒U型,门槛回归分析表明,初中生每天作业时间小于0.96小时,作业时间对学业成绩的促进效果最大;超过0.96小时,作业时间对学业成绩的促进效果下降;当超过4.07小时,作业时间对学业成绩具有负效应。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过长的作业时间会导致学生出现生活无趣、不快乐、沮丧、悲伤等负面情绪,并剥夺学生正常成长所需的睡眠时间。研究发现,初中生每天最佳作业时间约为1小时,这与“双减”政策关于初中生每天作业时间最多不超过90分钟的规定是一致的。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波,王骏,黄斌.作业时间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兼论“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最优作业量[J].教育经济评论,2022,(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04-2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