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户籍构成、身份认同与流动学生的教育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同伴在个体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化进程改变了流动学生的同伴环境,而已有研究却较少关注同伴户籍构成对流动学生教育结果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考察班级层面本地学生同伴对流动学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学生比例显著正向影响流动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教育期望和心理健康,且这一结果是稳健的。本文进一步基于身份经济学理论和文化接触理论,发现本地学生比例通过影响流动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以及本地学生对流动学生的接纳程度这两个中介机制,进而对流动学生的教育结果产生影响。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 婕,郑 磊.同伴户籍构成、身份认同与流动学生的教育[J].教育经济评论,2022,(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10-26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