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4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国教育经济学影响力的成就、问题与发展探索——研究立场的视角

      2019, 4(6).

      摘要 (4428) HTML (0) PDF 1.05 M (3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过四十年的探索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地位已然提升,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者,产出了系列高质量学术成果,促进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了一定影响力。但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也面临学科边缘化、学者认可度不高、高影响研究成果不多、对微观教育领域影响有限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影响力,关键是要在充分借鉴经济学思维方式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坚持教育学立场,摆脱经济学分支学科和经济学应用学科的认识束缚,并适当注重教育学思维方式的参与,既研究宏观教育问题也关注微观教育问题,加强教育经济学自身理论、话语体系和研究内容的创新,努力在教育学主流学术圈和学校教育实践中发挥影响。

    • “万亿之城”的人力资本结构与转型

      2019, 4(6).

      摘要 (3116) HTML (0) PDF 1.40 M (3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走上了一条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截止2018年,中国已经有16个GDP总量超过万亿的城市,这16个万亿之城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约31%。这些万亿之城在人力资本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城市高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但是,随着全国各区域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人才集聚效应的进一步增强,现有的万亿之城如果不进行积极的人力资本结构的升级转型,其既有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势将会很快消散,也一定还会受到潜在的万亿之城的激烈挑战。文章发现,万亿之城在人力资本结构转型方面具有劳动力规模大、第三产业占比高、高等教育发达等比较优势,同时也面临潜在的万亿之城的竞争压力。为了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在优化高等教育质量、优化劳动力市场环境、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整。

    • 我国家庭教育投资的城乡差异与空间格局演变

      2019, 4(6).

      摘要 (3420) HTML (0) PDF 1.63 M (26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家庭教育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弥补了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支出的不足,而城乡家庭教育投资差距也逐渐成为阻碍社会稳定发展的难题。客观分析城乡家庭教育投资的现实水平以及差异变化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推动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前提。文章采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资差距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资能力在不断提升,不过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水平相对较低;在1990-2016年,城乡家庭教育投资差异表现出频繁的波动变化,不过全国、农村与各地区的内部差异都在逐渐缩小;此外,农村以及东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是全国城乡家庭教育投资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注重提高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水平与师资条件,推动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同时要落实好对西部地区的各项教育优惠政策,加强对教育投资的宣传,转变居民的教育投资观念,促进家庭教育投资的稳定增长。

    • 教育能否增加养儿防老的保障?——基于代际社会交换理论的分析

      2019, 4(6).

      摘要 (3538) HTML (0) PDF 1.37 M (2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老龄化背景下,教育的终身收益和非物质收益值得关注。基于代际互换视角,深入分析教育获得对个人养老质量的影响机制。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4-2015数据进行研究时发现,教育获得会通过当期与长期的代际交换增加个体的养老质量。一方面,受教育水平会对老年人的健康、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健康和财富保证个体对子女当期的时间和经济支持,增加了子女对父母养老支持,进而双重提升养老质量。另一方面,教育获得的代际效应使得教育水平较高者更愿意投资子女教育,而教育作为收入和孝敬观念提升的关键途径,增强了子女的养老能力和意愿,进而增进父代的养老质量。同时发现子女的精神慰藉对父母健康的正向影响更大,而代际照料孙辈则可能降低父母的养老质量。因此,在重视教育对代际社会交互养老影响的良性循环机制时,需关注子女对父母的精神慰藉和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并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优化代际交互支持的协作方式。

    • 在家说方言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吗?基于CEPS数据的研究

      2019, 4(6).

      摘要 (3011) HTML (0) PDF 886.75 K (26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语言使用行为和语言能力既是一种人力资本,也具有文化上的身份认同作用。尽管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语言对个人的就业和工资的影响,但是几乎没有研究利用大样本数据讨论语言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首次考察了学生在家使用方言的行为对其认知发展的影响。在控制了一系列影响因素之后,OLS回归表明,在家使用方言交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为了控制可能的选择偏误,进一步采用倾向值匹配估计发现,这种关系是稳健的。

    • 亲子分离对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北京市流动儿童的调查证据

      2019, 4(6).

      摘要 (3081) HTML (0) PDF 1019.79 K (2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父母家庭角色的不同会导致对子女发展呈现不同的影响,流动儿童亲子分离模式的特殊性为我们研究父亲和母亲对子女影响的差异性提供了良好的准实验场景。基于2016?2017年对北京市功能拓展区40所小学160个班2367名四年级流动儿童的调查数据,本文从学业表现、非认知发展和体质健康三个维度探讨了亲子分离对子女发展的影响。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发现,样本中流动儿童有7.01%与父亲分离,4.48%与母亲分离。基于似不相关的回归结果表明,与母亲分离显著负面影响子女的学业表现和体质健康,而与父亲分离则显著不利于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异质性的分析结果显示,与母亲分离对男生的学业成绩影响要大于女生,但与父亲分离对女生的非认知影响要大于男生。因此,本文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家庭结构中父亲和母亲对子女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子女“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最后,就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美国高等教育数据库的建设及其启示

      2019, 4(6):110-128.

      摘要 (3250) HTML (0) PDF 1.02 M (27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美国联邦教育部非常重视教育数据资料的采集工作,采集数据资料具有悠久历史。本文阐释了美国联邦教育部建设的高等教育数据库(IPEDS)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数据采集制度。此外,概述了AAUP、NSSE等几项高等教育专题数据库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最后,给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数据库建设的若干启示:一、依据所需建设的数据库的性质区分数据库建设主体;二、依据数据库建设的目的确立各类高等教育数据库的功能;三、系统规划各类高等教育数据库的结构和指标体系;四、建立数据库共享机制,最大程度的发挥各类高等教育数据库资源的社会效益。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