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5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笔谈
    袁连生,杜育红,魏建国,李祥云
    2020, 5(2):3-23.
    [摘要](2999) [HTML](0) [PDF 848.00 K](2349)
    摘要: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刊邀请几位学者就层级政府间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问题展开笔谈
    2  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就与面临的发展任务
    闵维方
    2020, 5(2):24-30.
    [摘要](3247) [HTML](0) [PDF 672.62 K](2787)
    摘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过去四十年来中国教育经济学对教育投资水平,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教育中的规模经济,教育成本分担,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的部分研究成就;同时指出了中国教育经济学面临的发展任务,其中包括加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加强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规范化,完善与相关学科的进一步交叉和融合的学术平台,进一步提高解决教育和经济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和数据库建设等。
    3  多元招生录取背景下的公平性研究: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学生进入重点大学
    马莉萍 卜尚聪
    2020, 5(2):31-44.
    [摘要](3227) [HTML](0) [PDF 744.79 K](2542)
    摘要:
    本文利用某重点大学三届本科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学生被重点大学录取方式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家庭背景更好的学生通过自主招生、保送和特长招生被录取的可能性更大;在自主招生内部,综合评价类和学科特长类自主招生能够增加那些高考成绩较低但是家庭背景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生的录取机会;农村专项类自主招生虽然为农村考生提供了额外的录取渠道,但该类学生在各类特征上均与统招农村生无异。若以高考统招作为评价公平的标准,多元招生录取制度体现出不同的公平取向,但整体的公平性未必得到了改进。
    4  收入不确定性、借贷约束与家庭高等教育决策
    谢北辰
    2020, 5(2):45-64.
    [摘要](3228) [HTML](0) [PDF 795.96 K](2505)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选用工具变量法,考察了收入不确定性视角下借贷约束对家庭高等教育决策的影响,并验证了在收入不确定性冲击下,借贷约束对家庭高等教育决策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1)收入不确定性是影响家庭高等教育决策的重要因素,收入不确定性的提高显著抑制了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概率与规模;(2)借贷约束水平的提高亦会降低家庭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同时也降低了家庭教育投资的规模;(3)在受到收入不确定性影响的情况下,借贷约束水平的提高将会进一步抑制家庭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与家庭教育投资的规模。基于以上结论,政府应加快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能力,从而促进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的不断上升。
    5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与家庭阶层差异研究——基于五所省属高校的调查
    夏 雪,魏 星
    2020, 5(2):65-80.
    [摘要](3473) [HTML](0) [PDF 744.52 K](3118)
    摘要:
    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扩展并未同时带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水平的提升。本研究基于我国五个省份的五所省属综合型高校的数据,将视角定位在省属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在城乡和家庭影响的差异上,并尝试从学生家庭层面分析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研究通过使用辈出率、建立回归模型、重要性分析等方法,对3021个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省属高校农村学生的辈出率大于1,说明国家推行的增加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措施已经在省属高校取得一定成效;优势阶层家庭的辈出率大于1,说明优势阶层子女获得高校入学的机会优于弱势阶层子女;家庭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和阶层因素均对学生高考成绩有显著影响。在高校招生政策上,我们建议,第一,有计划地扩大重点高校对农村学生的招生规模,第二,有计划地推进各级教育扩展的进程。
    6  基于教育与工作不匹配视角的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研究
    盛世明,程 强
    2020, 5(2):81-90.
    [摘要](3062) [HTML](0) [PDF 712.73 K](2451)
    摘要:
    高等教育投资面临的风险来自于教育与工作之间的不匹配,其结果主要表现为过度教育、技能不匹配、专业不对口、技能老化和失业等现象。个体能力差异、大学办学机构办学质量、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不可预知性是造成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改善教育与工作之间匹配度的根本途径,应在经费保障、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完善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化解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7  增加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是否对民办幼儿园存在挤出效应?——基于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郑琦,宋映泉,廖相伊
    2020, 5(2):91-116.
    [摘要](3214) [HTML](0) [PDF 1.90 M](2402)
    摘要:
    自2010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公共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以增加入园机会或提升幼儿园质量。增加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对民办幼儿园有挤占效应吗?2010年的政策冲击如何影响学前教育的供给结构呢?使用2001-2015年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财政投入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增加财政投入(以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比来测量)对学前教育供给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财政投入对民办园园所占比、在园儿童数占比均起着负向作用,但并不显著影响民办园绝对规模的增长。进一步分析显示,增加财政投入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小的地区会有更明显的异质性影响。
    8  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概念界定、划分原则与解决方案
    刘松月
    2020, 5(2):117-128.
    [摘要](4334) [HTML](0) [PDF 782.70 K](2607)
    摘要:
    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合理,地方财政支出责任过大,制约了我国教育经费的增长和各地教育事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于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现有文献讨论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问题涉及的重要概念,并依据公共物品层次理论、交易费用与偏好识别理论、外部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对于教育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提供了决策、供给、执行、管理及监督等方面的指导原则和分析框架,并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提供了建议或方案。未来研究可考虑更加深入地探讨具体的制度或政策设计,并进行量化评估。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