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投资于人的三重逻辑

      2025, 10(4).

      摘要 (3) HTML (0) PDF 3.53 M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遇与挑战

      2025, 10(4).

      摘要 (2) HTML (0) PDF 1.9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就业偏好、就业能力与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

      2025, 10(4).

      摘要 (3) HTML (0) PDF 2.06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面向2035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及教育资源供需缺口预测

      2025, 10(4).

      摘要 (2) HTML (0) PDF 9.75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PADIS-INT国际通用人口预测软件,通过设置千人注册研究生数的低和高两种标准,对2024-2035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学规模和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并结合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供需差距。研究发现,低线标准下2035年我国在学研究生规模将会增长至654.88-670.13万人,此时人力与财力资源供给能够满足扩张需求,但物力资源供给稍显不足;高线标准下2035年我国在学研究生规模将会增长至1474.29-1508.62万人,此时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均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建议稳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同步推进;高线标准下应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持续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低线标准下要避免教育资源浪费,实施重点学科资源倾斜的管理模式。

    •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

      2025, 10(4).

      摘要 (3) HTML (0) PDF 12.44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具有显著社会性与开放性的教育类型,其普惠化、技能化的特征能够增强弱势群体的致富创富能力,缩小收入差距,有效推进共同富裕进程。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与面板门槛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层级职业教育规模与质量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职业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大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在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中作用更为显著。在不同的城镇化水平下,职业教育规模与质量在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中发挥的作用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较低时,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对于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存在一定影响,但当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是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此外,职业教育总体的规模与质量在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的进程中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由此提出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以及坚持规模与质量协同推进的发展战略等建议。

    • 实习何以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基于2022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2025, 10(4).

      摘要 (2) HTML (0) PDF 12.16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习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实习如何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至今仍是“黑箱”。本文基于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实习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及路径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实习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相对于实习时长,实习质量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更大。第二,实习质量通过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就业质量的提升。第三,实习质量对就业质量和职业能力的影响,均存在院校办学水平和贯通培养模式的异质性。有鉴于此,高职院校需加快提升实习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以回应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

    • 班级留守儿童比例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学习品质吗?基于中西部7省城镇中小学的实证研究

      2025, 10(4).

      摘要 (2) HTML (0) PDF 8.83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反映学习过程、指向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品质值得关注。班级是学生进行同伴交往的重要情境,在城镇学校留守儿童群体扩大的社会背景下,班级留守儿童比例可能通过同伴效应对学生个体学习品质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中西部7省城镇中小学校的调查数据,加入二次项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学习品质存在劣势,班级留守儿童比例对中小学生个体学习品质的影响呈现U型曲线特征,当班级留守儿童比例处于较低水平时,留守比例的扩大会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当留守比例超过阈值后,将产生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分班方式、积极构建和谐班级氛围、完善异地升学政策等建议。

    • 中小学教师薪酬激励项目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效应:基于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2025, 10(4).

      摘要 (2) HTML (0) PDF 10.98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团队生产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33篇基于实验或准实验设计的教师薪酬激励项目研究中的312个效应量,运用元分析方法,剖析中小学教师薪酬激励项目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及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薪酬激励项目对学生学业成绩总体上存在负面影响,中学实施的教师薪酬激励项目效果要优于小学,但存在调节效应。在调节效应中,团体激励在小学教师中效果更好,个体激励在中学教师中效果更好;薪酬激励对数学学科有积极影响,对语言阅读学科有消极影响;发达国家或地区实施的教师薪酬激励项目整体起到消极影响,而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则表现出积极影响;激励金额多少对薪酬激励项目的实施效果无显著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在进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设计时,应充分关注教师工作所处的学科学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背景性特征,综合激励形式和强度科学设计教师绩效激励。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